親子教育:家有過動兒,該怎麼辦?

 

「家有過動兒,該怎麼辦? 」面對許多父母的困擾,赤子心過動症協會建議家長,不要排斥帶孩子就醫。找保母、安親班或送孩子上學念書時,最好先和老師、保母談一談,甚至準備孩子的醫療報告,讓其他照顧者清楚孩子的狀況。


[@more@]

一、怎麼判斷我的孩子是不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吳佑佑表示,俗稱的過動兒,在醫學上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包含不專心、過動或衝動及混合以上症狀三種類型。在家可先以美國精神科學會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初步判斷,再決定是否尋求醫療診斷。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診斷指標

根據美國精神科學會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以下18項症狀中吻合6項以上、持續至少6個月、在7歲之前就出現在不同場合,並影響孩子在家庭及學校的適應,就有必要請專業人員評估。

(一)注意力不足


□在工作或遊戲活動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

□別人說話時似乎沒在聽。

□無法完成老師、家長或他人交辦的事務(並非由於對抗行為或不了解指示)。

□缺乏組織能力。

□常逃避、不喜歡或拒絕參與需持續使用腦力的工作。如:工作或家庭作業。

□容易遺失或忘了工作及遊戲所需的東西。如:玩具、書等。

□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

□容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需大人時常提醒。

□無法注意到小細節或因粗心大意使學校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發生錯誤。

(二)過動/衝動


□在坐位上無法安靜地坐著,身體動來動去。
□在課堂中或其他需乖乖坐好的場合,時常離席、坐不住。
□在教室或活動場合中不適當地跑、跳及爬高等。
□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
□經常處於活躍狀態,或常像「馬達推動」般四處活動。
□經常說話過多。
□問題尚未問完前,便搶先答題。
□不能輪流等待。
□常中斷或干擾其他人,例如貿然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二、家有過動兒,別排斥就醫

造成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定論,但許多研究認為,主要是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功能不佳,才會造成孩子不專心、易衝動,組織性計畫能力也不好。研究顯示,學齡期
ADHD盛行率約5%至7%。保守估計國內至少有25萬學子有過動症,男女比率大約9比1。過動症孩子到青春期後,男生有較高比例會伴隨行為問題、憂鬱
症、學習障礙等。過動的症狀包括:
無法安靜坐好、扭來扭去。需要坐著時,會離開座位;不該亂動的場合,也會爬上爬下或亂跑,更無法安靜玩遊戲。

目前ADHD並沒有根治的藥物,但藥物可以改善症狀。再加上行為矯正、認知治療及特教輔導,可以有效減少偏差行為,讓孩子的成長之路更平坦順暢,少一點跌跌撞撞。

三、輔導→治療→用藥,過動兒變CEO!!

CEO
(企業執行長)也曾是過動兒!曾有讓父母、師長傷透腦筋的過動兒,經過輔導、治療,長大後成為公司執行長。國小特教組長也建議家長,多觀察孩子的生活作
息,若發現異狀,要勇敢面對,盡早就醫,往往會有不錯的治療成效。國內某企業的執行長,小時就是過動兒。現在只要飛到不同城市、面臨時差,或是主持重大會
議前夕,他仍會服藥,維持專注力。每個孩子的狀況不同,有些過動兒的症狀會隨著年齡增加遞減,最後甚至不需要依靠藥物。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及活動量過大等症狀。臨床上曾有家長反映,孩子從會走路開始就坐不住,成天東摸西摸,連躺在床上都不停打滾,對危險的事物也不懂得迴避。
若家長發現孩子有類似狀況,他提醒應該積極與師長聯絡,並盡早就醫,經由專業評估確認後,視情況用藥控制。臨床上,大約七成以上的過動兒,用藥後有明顯改善。


外,建議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生活組織化、儀式化、並帶著他做,形成自動化過程、培養出生活的條理。她強調,別讓孩子的生理問題變成心理問題,學業成績常常決
定孩子如何評價自己,讓他獲得學習上的信心。透過努力,過動兒一樣可以有很好的表現。多鼓勵孩子閱讀。念書時可以要求孩子唸出來、講出來、畫出來,寫出
來。透過回想、重建、表達感受的過程,活化孩子的腦部。此外,運動、正常的休閒生活及充足睡眠,也都很重要。找個機會,與孩子談談他的症狀,讓他了解,他
雖然有專注力問題,但在其他方面有很好的能力。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幫助自己,把能力培養好,知道自己的問題,也知道自己的能力。

家長若發現孩子有過動的問題,一定要勇敢面對,及早尋求協助。曾有家長不願接受孩子有過動症,拒絕特教服務,結果反而讓孩子的學習問題惡化。
目前國小針對過動兒,多採「融合式」教學,特教資源另外提供,平常孩子都和一般同學同教室同作息,家長不必排斥。

資料來源:整理自聯合晚報與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