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孩子在學校遭受霸凌,該怎麼辦?


「我兒子在學校被同學恐嚇,該如何處理?」「老師居然覺得問題不嚴重,太過分了。」教育局校園安全中心表示,校園安全中心接獲的校園霸凌通報,以暴力、鬥毆、恐嚇勒索為主。言語暴力、關係霸凌(人際排擠)十分常見。


[@more@]

(一)言語暴力、人際排擠 都是常見霸凌行為

       
兒福聯盟平均每周會接到一通家長的求助電話,兒盟建議家長,孩子遭霸凌,再憤怒都要先把情緒放下,理性解決,否則情況只會愈來愈糟糕。會選擇求助的家長,
都有很深的挫折感。有家長就反映,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但老師認為只是同學開玩笑、玩耍;家長轉向訓導處、校長室申訴,得到的答案卻是:「尊重老師的班級經
營。」
有些家長不希望孩子被貼標籤,投訴時不願透露姓名;更擔心老師不處理霸凌,還讓學生遭二度傷害。曾有家長積極介入處理,老師卻認為家長故意找碴,在上課點
名時意有所指地說:「XXX,我不敢要求你,不然你媽又跑來學校…」


 

       
被霸凌的小孩通常沒有要好的朋友,加上個性溫和,易成為同學欺負、嘲弄的對象。她建議家長要和老師合作,發掘小孩的優點,改善小孩和同學間的同儕關係。
曾有一名皮膚黝黑、身材矮小的原住民學生,長期遭同學取笑。一次學校運動會,老師安排這位學生擔任大隊接力最後一棒,後來班上得到第一名,他突然成為全班
偶像。還有一個案例,一名轉學生剛到校時飽受同學欺負,家長轉告老師後,老師找來五名學生組成天使小隊保護這名新同學,其中兩名正是帶頭霸凌的學生。在老
師賦予新「任務」後,最後雙方還變好朋友。
霸凌事件發生後,受害和加害學生家長,往往因為在氣頭上,鬧得很不愉快。與其針鋒相對,不如建立合作關係試著做朋友、增進彼此了解,情況往往會獲得改善。


(二)專家的建議

      
「不是打小報告,是保護自己!」面對校園霸凌問題,教育局校園安全中心建議家長,應灌輸孩子若被欺壓,報告老師、家長不是懦弱的行為。若遇到金錢勒索,千
萬不要抱持花錢消災的心理,否則霸凌情形將更嚴重。不管遇到何種型態的霸凌,一定要通報學校或家長。家長也要灌輸孩子,報告老師不是打小報告,也絕非懦弱
的表現。就常有學生被打得鼻青臉腫,老師卻不知學生遭到霸凌,還誤以為是家暴。

       
肢體霸凌通常發生在隱密處,若遇到「下課去廁所」等邀約,一定要避開,同時告訴熟識的朋友,並通報師長。「娘娘腔」、「男人婆」,這些孩子們之間常有的戲
謔稱呼,建議家長和老師,平常就要教孩子正確性別觀念,讓孩子知道嘲笑別人的性取向、外表,都是一種「霸凌」。孩子若有「當老大」的英雄主義想法,也要從
家庭教育中導正。


資料來源:整理自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