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復興鄉半日遊(系列一)20090719

7號公路咖啡館(14:00)–復興橋&羅浮橋(16:00)–IKEA晚餐(18:30)

 

在家裡吃完水餃   就出發了

其實今天不太知道要去那兒

有想去的地方   東眼山啦   後慈湖啦   去大溪打鐵寮古道尋訪一座長滿青苔的橋啦

[@more@]只是   今天天有烏雲不知山上會不會下雨   沒事先申請   不知路況怕兒子還小走不了

種種顧慮   就不知道去那兒好了

 

還是往大溪方向走    不去常玩的地方

一一經過了過去常去的地方

可是好像打定了更往山裡走

 

我們在7號公路咖啡館歇歇腳

老實說    若不是它最近小有名氣    光看它的外表    我是不會駐足的

 

真該稱讚自己是個怎樣都能玩得快樂的人??

還是這間店還真是不錯??

我們捨棄了冷氣座位    選了戶外屋簷下的位置

老實說   今天有點熱  

本以為山上會吹著舒服的涼風     本以為從這角度望去會有漂亮的山景   

坐在這稍熱的地方   看著普普沒讓人特別感動的風景    心裡還是有種悠閒的愉快

仿古新的大同電扇陪在身邊吹    現在的開關也和小時候的一樣呢Smile

我思念起小時候那把用了好久還是能夠安靜無聲的大同電扇  

 

7號公路咖啡館   用了好多IKEA的東西    我們也順道玩起了猜猜樂

 

飲料來了

(由左至右: 咖啡..冰沙,蜜桃冰沙,冰水果茶,綜合水果冰沙)

冰水果茶   還好   老實說我覺得不好喝    我懷念起古典玫瑰園冰水果茶的美味

蜜桃冰沙   不好喝    糖和香草粉的比例沒有調好

綜合水果冰沙   好一些  

          可是溶化後顏色不太自然的果汁上浮著一大層奶油狀的泡泡物

公公點了咖啡什麼的冰沙    我不喝咖啡

還好啦   反正冰冰的    反正就是喝的    就著午後的陽光     還是很有情調

 

美食或許能為旅行增添精采   但對我來說  

珍貴的往往是    和人的記憶   與   當下一景一物的感動 

 

哥哥在咖啡館門口上方的牆壁上發現了一隻大螳螂

 

我一直覺得螳螂真是有趣的昆蟲   好像有表情   會說話   只是我聽不到

咖啡館還有一隻脾氣好到不行的"布丁"

(牠就這樣四腳朝天的躺著,不管怎麼摸牠,誰摸牠,牠也不會抗拒,…牠應該過得很幸福,不用警覺,…不知道什麼原因,少了右前掌)

 

很想待到日落涼風   等不到

下次再來吧!!

 

去羅浮橋看看

是北橫了

我第一次上北橫

(復興橋)

(羅浮橋)

好美的景色

河道好乾淨   沒有垃圾耶!

河道的沙好漂亮   沙   石   水   美得像畫

很想用文字來形容它卻覺得矯情      該多讀點書了    

河道中有一座木橋   臨時搭的吧

大水來會淹沒吧

如果沒帶兒子們   我好想下去河道散散步   去那座木橋上走走

 

孩子還是孩子

IKEA的10元冰淇淋竟是讓他叨唸了兩天的美味Laughing

 

 

 

 

 

           

生涯發展:高材生……人情世故0分

模擬考甫結束,我承諾招待考前幾名的學生到家中作客。約定時間的前一個星期,我便和外子忙裡忙外的打掃兼採買,而我那從不下廚的另一半也研究起食譜,費心準備當天的餐點和零食。


[@more@]

       
星期六早上,我開車去接學生,看見他們雀躍的模樣,我忍不住洩漏中午的菜單內容。沒想到他們竟七嘴八舌的說:「為何不叫披薩或麥當勞呢?」「可是我比較想
吃麵耶!」「老師妳煮的東西能吃嗎?」一陣哄笑之後,我有點被潑冷水的感覺……。才進家門,我正要開口介紹師丈時,聽見有人竊竊的說:「他是誰啊?有點
胖!」「一點也不帥…!」我抬頭看見外子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趕緊要學生向他問好。趁他們坐定,我趕緊走進廚房和外子一起準備飲料,誰知道這時竟有三個同
學偷溜進我們的臥房,對著房裡的照片及擺設品頭論足起來。我強忍心中怒火,提醒他們應該尊重別人的隱私,難道已經國三的學生,連這點基本禮貌都不懂嗎?一
陣說教之後,他們變安靜了,氣氛也搞得怪怪的。吃完午飯,他們嚷著要離開,我也不想強留他們。只是一回頭,面對滿桌未收拾的杯盤和一地的雜誌、撲克牌、
CD……我忽然覺得臉上一陣熱,是我沒把他們教好嗎?

       
這些孩子功課都很好,怎麼那麼不懂事呢?不會體貼別人,不懂得別人的用心,將一切視作理所當然;不懂得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甚至連做人的基本禮貌都不懂,
去人家家裡,不知要幫忙;隨意進入別人臥房;吃完飯不知道收拾自己的碗筷;臨離去連一聲謝謝也沒有。是因為升學考試不考這些,所以不會?還是家中父母沒教
或不懂得教呢?這些孩子生活在優渥環境中,只學會了自以為是,學會了理所當然的接受,只學會了永不滿足。或許我已LKK,但是每天面對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面對一群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未來棟樑」,我竟心虛的想問:「他們會變成這樣,是誰的責任和損失呢?」


資料來源:蔣碧君(國中教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