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沸沸揚揚的霸凌事件是否讓身為家長的您也緊張萬分呢?
霸凌:意指長時間對某各特定的對象有"言語"或"身體"上的暴力行為,皆可稱之為霸凌。
身為父母的您們,除了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將心比心-"自己不喜歡被他人排擠或欺凌,自己就也不該有相同的行為"之外,
也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容易成為被霸凌的目標。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缺一不可,
只有學校老師的三申五令,成效是不大的;
父母平常的身教、言教對孩子們的影響才是又深又廣。
相信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大家才會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小心謹慎;
家庭教育必須給孩子們正確的觀念-不只是不欺侮他人、不看不起比自己弱小的人,更要願意幫助比自己能力不足的人,當然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學校教育帶給孩子們的是小型社會的縮影,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我們必須學會與各種不同的人和平共處;遇到觀念不合,個性不合的人要如何與之相處,這是老師要敎會孩子們做的功課;
如果,大家都能努力將孩子們敎會懂得—體貼他人;
不敢求雪中送炭,但至少不要是落井下石,
其實,問題就會少很多。
讀書不是一切,書讀得好,不代表擁有一顆良善的心—看看那位台大博士生(如果不知道,請搜尋網站新聞"台大博士生阻檔救護車事件")
唯有擁有一顆良善的心的孩子,將來也才會懂得感恩父母。
這一期的親子天下電子報也有一些相關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而不管是身為父母或老師的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加油吧!
[@more@]
(摘錄自親子天下電子報)
五步驟,改善孩子被孤立
作者:王文華 出處:親子天下19期
在群體裡被孤立的孩子,內心其實都渴望擁有朋友,卻往往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不知道從何做起?父母及師長應該協助孩子,找出問題並逐一突破,重新開展同儕關係。
他面容清秀,功課好,體育佳,會小提琴和攝影,是十足超完美小孩。
只是這樣的孩子,卻在升上五年級時,成了「獨孤王子」。
上課時沒人要跟他同組,下課沒人找他打球。放學後,只剩他自己孤獨的走,那背影,愈看愈寂寞。
怎麼會被孤立得如此嚴重?
找來同學了解,小朋友一人一句,口水都快淹沒操場:
「看起來很高傲。」
「愛嘲笑別人。」
「上課老是捉弄同學。」
「他說話白目……」
日積月累的小事,終於在同學們的心裡,烙下一個獨孤王子的形象。高年級的孩子,這種印象一出現,想扭轉乾坤,請來大羅金仙都不見得有效。
那年才剛接這一班,離畢業還天長地久。找家長談談嘛,家長搖頭說:「不會呀,在家都很乖。」(很多家長都這麼認為,孩子回家也不敢說)那,和他談談吧,他看著我,淚水在眼眶裡轉呀轉。
「想不想多幾個朋友?」
他點點頭。
「想不想改變一下?」
他想了很久,終於問:「怎麼改?」
對呀,怎麼改變刻板印象?年紀愈大的孩子,印象愈難更改。
真實人生不像卡通。如果你看過《四眼天雞》,一定對劇中那隻時時嚷著天要塌下來的雞小弟印象深刻。他是全鎮的怪咖,講起他,大家都把他當笑話。幸好有一天,天真的掉下來,雞小弟意外拯救地球,怪咖因此變成人氣王,鎮上的人突然都愛煞他。
真實世界不是這樣。想扭轉別人的印象,需要時間,你和孩子都要有耐性,一步一步苦心經營。稍一不慎,小小出錯,又會前功盡棄。
五步驟,不讓孩子變冷空氣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近六五%國小孩童,曾因在學校遭排擠、被嘲笑而恐懼上學。不讓孩子在班上被孤立、排擠,父母得幫忙。化解隔閡不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防範得宜,多加注意,還是能幫孩子重修人際關係課。即使當不成人氣王,至少不必變成班上的冷空氣。
一、調查原因,釐清真相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小孩壞壞的形象也不會一天就形成,怎麼辦?
先調查一下,從常接觸孩子的人問起,像是學校、安親班的老師,開娃娃車的司機。可能的話,還能利用班上慶生會、戶外教學擔任志工,聽聽其他人怎麼評斷孩子。
他偷人家的東西?愛在課堂上譏笑別人?老是唱反調?行為粗魯,做事漫不經心?
如果孩子遭受的是不白之冤(例如:小偷、作弊),因而造成誤解,當機立斷,快請老師協助調查。找出謠言的源頭,澄清事實,早日讓孩子的名聲獲得平反。
如果是孩子本身的錯,憤憤不平只會引起更大反感;四處哭泣,更容易製造出懦夫或愛哭鬼的形象。
建議做法是勇敢接受別人的評價,讓孩子練習自我覺察的能力,把別人的指教當成努力調整的目標。
二、針對缺點,主動出擊
陪孩子列出改善清單,一次針對一項指標,一次改善一樣毛病,就像那個有名的故事:一個邋遢、頹廢的男人,因為有天接受了一束鮮花,他開始整理桌子、房間,最後整理儀容,成功改造自己。
當然,那是故事,目標很難一步到位,既然壞形象已深植人心,要想扭轉乾坤,一樣一樣來吧!
清單列出後,請孩子提出解決的辦法:
自然老師說你上課時喜歡到處走動,亂動別人的實驗器材。你該怎麼跟老師保證,不會再這麼做?
阿正他們說你老愛指揮別人,自己卻什麼事都不做。你能不能想一想,該做哪些改變讓同學願意和你一起玩?
同學不喜歡和你同一組,因為你老是遲交作業,害他們被扣分。你該用什麼方法,重拾同學的信任?
大家都說你不愛洗澡,身體發出臭味,所以沒人想坐在你附近。你該怎麼改變,才能讓同學喜歡你?
能夠自我覺察,才能自我克制;能夠對症下藥,漸次改善壞毛病,對孩子來講,何嘗不是自我鍛鍊的開始。
三、抬頭挺胸,建立自信
即使被拒絕、被孤立,也不要孩子變成可憐蟲!
請告訴孩子:抬頭挺胸,面露微笑,被拒絕了,也要很優雅、很堅強。
讓孩子練習幾個簡單的句子:
「這回不行,那下回吧!」
「好吧,就這樣囉!」
堅定的短句子,可以保護孩子,在他被毫不留情的拒絕時,能迅速脫離受傷害的戰場。
伴隨拒絕而來的,有時還會碰上同伴無情的嘲諷和捉弄。和孩子一起想想,有沒有自我解嘲、反方向思考的回應之道:
被人嘲笑頭太大。「我媽說,頭大的人才聰明呀。」
被人譏笑身高太矮。「法國皇帝拿破崙比我還矮呢!」
人生轉個彎,風景會更好。被人譏笑,也是自我成長的開始哦!
四、轉換情境,重新出發
等不及孩子的改變,怕他因為這回的事件,嚴重影響信心?
速成的方法,或許可以先讓孩子參與其他活動,例如:棋社、合唱團、擔任公益團體的志工、學點新的才藝。從一個彼此陌生、氣氛友善的小團體再次出發,讓他在這裡練習交友的技巧,鼓勵孩子新的正向行為:
「指揮老師誇你今天表現得很有禮貌,媽咪也很高興。」
「你懂得分享玩具,讓那些小朋友都很開心,你覺得呢?」
「這次下棋,爸爸發現你輸了之後,還很有風度的說謝謝指教,你那時怎麼想的?」
注意孩子在人際關係上的新進展,誇獎他,並請他把學來的方法帶回舊朋友圈,試試看有沒有變化。
新的活動與友伴圈,是新的契機。如果孩子又出現老毛病,可事先以暗號約定提醒他,讓他記得:自己又在生氣了、又在八卦了、又在瞪人了。實地多練習,漸漸就能與人群愈來愈融洽。
或許透過新的活動,能幫孩子發現他的特質。愛迪生小時候被當成白癡;愛因斯坦更是從小就被視為低能兒,四歲了說話都還結巴。結果呢?一個成了發明大王,一個是相對論的發現者。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特質,化危機為轉機,幫孩子找到他的特質,從特質裡建立自信,把眼光放遠、格局放大。有寬大心胸的孩子,自然會展現迷人的自信。
五、友誼清單,單點突破
在幫助「獨孤王子」時,因為覺得事態有點嚴重,我陪他重新整理一次人際關係表。表中列出他覺得班上誰對他最不友善、不友善、挺友善和友善的名單。
想同時讓全班喜歡他當然不容易,但是,如果能找到幾位,甚至只是僅僅一位同學願意開始接納他,就能有效降低孤立感。
分析表一列好,我發現,其實真的對他很不友善的只有一、兩位班上的意見領袖,大多數的同學都在不友善和挺友善之間,友善區也還留著幾個名字。
因為名單縮小,他覺得班上並不是那麼可怕,沒有那麼多人討厭他,下課會主動找友善區的同學玩;分組時,我也儘量讓他們同一組,終於讓「獨孤王子」不孤獨了。
孩子被排擠,不要慌,和孩子列張清單,重新梳理一下他的友伴圈。從那些比較容易接納他的小朋友,重新展開友誼試試吧!
鼓勵正義感,化解排擠風
人人都需要朋友,愈是高年級愈需要同儕的認同。當群體在排擠某人,很多原本善良的孩子即使沒加入作弄他人的行列,這時為了明哲保身,大多也會選擇默不作聲。
父母應該常常主動關心孩子在校的事情(愈是高年級,愈需要關懷),營造一種氣氛,讓孩子願意談談校園裡發生的事,在排擠才剛剛萌芽時,就能警覺制止。
最重要的是,老師或家長聽到這類事件時,應該鼓勵其他孩子勇敢的說「不」。對,是說「不」,站在正義這方,不加入排擠的行列。
寧肯相信孩子都是善良的,善良的心能召喚出正義感。鼓勵孩子勇敢,做支持正義的力量,只要多幾個這樣的孩子,班級裡就不容易形成集體排擠某人的風潮,也會降低「獨孤王子」或「寂寞公主」的機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