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mis 發表的全部文章

多元入學:暑假玩歸玩,也不要玩瘋了

「放暑假囉!」考完二次基測,考生要找時間認識自己考上的學校,國中最後的暑假,可以輕鬆一下,但不要玩瘋了,還是要保持學習的溫度。


[@more@]

建議大量閱讀,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迎接不一樣的高中生活

       
放榜後,先把錄取學校的網站設為「我的最愛」,並瀏覽各處室的網頁,除了看最新消息,也要看看歷史公告,來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行事曆、特殊活動、
採用的教科書版本、有哪些社團、實驗班、科學班等特色等,目的在讓自己做好「心理準備」。
部分學生剛上高中時,會懷念國中老師像媽媽一樣盯得很緊,只要跟著老師的步驟就可;高中生則開始要學習從「他律」轉為「自律」,有些學生一開始不太能適應。上高中後,可以挑選喜歡的社團,但不要玩社團玩瘋了,要知道什麼是輕重緩急。


考完基測除了「身心大解放」之外,也要「向內看」、「向外看」、「向未來看」

        什
麼是向內看?考完基測,不必為了考試而讀書,是幸福的事,但考生要體悟到真正的幸福,就要思考如何善用開學前最後的暑假。向外看,各國教育中以芬蘭經驗最
為人稱道,芬蘭教育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教學生「主動學習」。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只從教科書學習是不夠的,高中生要學會思考、學會主動學習、能夠與人合作、善
用科技、增強外語能力等。向未來看,現在的學習模式要善用網路web2.0的概念,要讓學習變得主動且有效,就要具備統整性思考。建議從「大量閱讀」入門,但不是漫無目標的讀,要兼顧閱讀的深度和廣度。


資料來源:整理自聯合晚報

 

 

義大利麵

 

人生  有的時候真的要勇於冒險  才能遇見美麗風景

嚐到好喝的玉米濃湯和香蒜麵包時   心裡這麼想….

[@more@]

義麵房(星期一公休)

在桃園市   民生路和新民街口  

郵局對面  2F

路過數千次   抬頭看它幾十次

總是不曾進去

 

今天

真的好想吃義大利麵

KILIN PASTA 中原店

上次去了

覺得沒有台北好吃

麵好多  料就覺得少了

店長一樣親切

"有吃飽嗎?" 店長問

和店長聊起來

才知道因為在中原學區

所以麵量會多一些

 

桃園民族路上的  香草

一開始去覺得還不錯

可是品質不太穩定

有時覺得還不錯  有時又覺得還好

 

今天去了義麵房

乾淨簡潔的環境和擺設

我好喜歡它的玉米濃湯   味濃料多   還用鮮香菇取代蘑菇

我也喜歡它的香蒜麵包  

         單吃   有糖蒜奶油烤過的香氣    表皮脆脆的   裡頭Q軟軟的  

         沾著湯吃    很搭    好久沒有吃到沾著吃  湯和麵包都好吃的

我還喜歡它的冰紅茶   有小時候好喝紅茶的味道

麵  還好     蛋糕  也還好

餐後的熱薰衣草茶   杯子裡的茶包   看似不上道

可是餐後喝    淡淡的茶香    卻意外的順口

 

下次我還要再來試試其他口味的餐

而且很適合一個人來

坐在窗邊     看著街景     享受悠閒     胡亂想想…

生涯發展:「職業生涯」轉個彎,更精彩!

唱片市場不景氣,藝人紛紛尋求新事業版塊;台語歌手施文彬變身跨國「線上遊戲」公司總監,過著穿西裝打領帶的上班族生活。藝人「牛奶」,從Energy團體單飛後,開設舞蹈教室,得從「小弟」做起,學著事事自己打理,這才清楚從明星偶像落入凡間的滋味。人的工作職業生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變化,轉個彎,說不定有更精彩的發展。


[@more@]

施文彬:我從玩家變總監

       
金曲歌王施文彬才剛在上月推出台語新專輯「歹勢」,在台語歌曲市場萎縮僅剩下一塊立足之地時,他搖身一變成了因思銳遊戲總局總監,過著每天穿西裝打領帶、
朝十晚六的白領上班族生活,他說:「我是個遊戲狂熱份子,同時也熱愛音樂創作,能結合兩者發揮所長,靠的就是熱情。」

發專輯很難養活一家老小

       
台語唱片市場一蹶不振,施文彬即使貴為金曲台語歌王,但這些年始終自掏腰包花錢製作專輯,也因為世道不比當年,他笑稱:「這年頭要靠發專輯養活一家老小,
還的確真的非常辛苦,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瘋狂玩家成了遊戲公司總監

        從小到大就是遊戲機的狂熱份子,或許冥冥之中老天爺賞飯吃,施文彬5
年前因緣際會之下竟然一頭鑽進了線上遊戲經營的新領域,從一名重度玩家搖身一變成了遊戲公司的高階主管。他笑說,從小他就是電玩迷,從早期的任天堂一直到
現在最熱門的線上網路遊戲來者不拒,一直到結婚前他都常沈迷在電玩遊戲世界中。對於自己沈迷遊戲世界的「病態」,他笑說:「我的攝影師好友就曾經勸過我一
句話,真的很幽默,他的這句名言是:『文彬啊,電玩玩得好,要飯要到老!』可是現在我竟然從一個瘋狂玩家成了經營線上遊戲公司的總監,還真的是世事難
料。」


牛奶:我從偶像變小弟

拖地板、擦玻璃教舞、排課一手包

        Energy
的前團長牛奶,曾經因為一身傷在退團後決定退居幕後,尤其為了能繼續維持生活開銷,在台北市延吉街成立了「娛樂產房舞蹈教室」,這個教室30多坪,光月租
就要4萬元,過去談起當老闆的心情,牛奶笑說:「從偶像變成了小弟,在舞蹈教室裡我什麼都做,包括擦地板、擦玻璃、教舞蹈、排課表全部一手包辦。」

一個月就有40幾位學生

        舞蹈教室一步一腳印耕耘,多年來闖出高知名度,現在暑假又到了學舞的旺季,牛奶笑說:「現在一個月就有40
名以上的學生,包括幼稚園、國小、國中到大學的都有,以前開舞蹈教室是希望自己能夠有個練舞的地方,不要餐風露宿,現在成了藝人有使命感,希望能夠把舞蹈
往下紮根,推動舞蹈風氣,讓爸爸媽媽知道跳舞的孩子也不會變壞。」最後甚至受到國小青睞,也到安和路的立人小學授課,面對一班60個小朋友傳授「舞感才
藝」,整整上了一個學期後因工作繁重才喊卡。
去年520他難捨歌唱夢,也曾以「葉乃文」原名單飛出輯推出「舞是刀」專輯,尤其為了主打歌「脫逃術」苦練2個月高難度的「脫衣舞蹈」,穿著超大3XLT
恤賣弄穿脫招式,不過音樂市場衰退到極致,出專輯並不能替他帶來豐沛的收入,僅能堅持著對音樂的熱情,現在開舞蹈教室延續對舞蹈的熱情,傳遞舞蹈也是一種
強身運動的正面概念。

嘗試做經紀全方位學習

       
現在,牛奶更嘗試做藝人經紀,成為郭采潔的經紀人,他笑說:「既然身在娛樂圈,希望能夠全方位的學習到所有的細節,自從當了幕後工作人員,才真的體會到工
作同事真的有多辛苦,要把一個藝人光鮮亮麗的一面呈現在舞台上,後頭真的要有好多人的辛勤努力和耕耘。」


資料來源:整理自聯合晚報 

親子教育:挫折容忍力:學跟挫折做朋友

近年,年輕學子為了細微原因(考不好、口角、失戀、長青春痘)輕生
的新聞,常讓社會驚嘆、讓家長心碎;結論不脫「挫折容忍力太弱」的「草莓族」責備論。但是,「草莓」又是誰培育出來的?


[@more@]

面對不如意,高難度功課

        公園裡,媽媽帶學齡前的兒子散步,兒子看到別的
小朋友吃蘋果,吵著「我要吃那個!」媽媽真的上前跟別的小孩的家長要了一顆蘋果給兒子。

到這一幕,政治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陳皎眉很驚訝,腦海裡立刻浮現役男在地上打滾、哭喊「這不是肯德基」的電視廣告。她說,這位媽媽雖然為了滿足孩子的欲
望,幫孩子要到蘋果,卻失去機會讓孩子了解:人生的現實是「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面對這些「八九」,成為高難度的人生功
課。在台北市知名「貴族」學校任教的陳老師努力安撫班上午休時間吵鬧的學生,隔天家長來「溝通」:「不要強迫我的小孩做他不喜歡做的事,這樣會壓抑他的成
長和學習。

孩子太順遂,家長有責任

        陳
老師有一次勸學生吃掉營養午餐裡的紅蘿蔔,家長一樣要求老師別強迫小孩。「現在的家長實在太順著小孩了。」她無奈地說。陳皎眉認為,有些年輕人缺乏挫折忍
受力,其實跟父母過度呵護有關,事事順著孩子,「太順心的環境,孩子就學不到社會規範,也學不到如何處理挫折。」但人生原本就不完美。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
泰指出,父母的呵護大傘也伸張到校園,讓老師的管教動輒得咎,「老師反而要討好學生,讓孩子更自以為是」。日本社會稱這類過度伸張權利的家長為「怪物父
母」、「暴走父母」;學校演話劇,只有許多「白雪公主」,沒有「七矮人」,因為家長都求自己的孩子非演「白雪公主」不可。

沒遇過挫折,怎學會處理

        薛
承泰說,現代的職場競爭更形激烈,一路成長順遂的孩子反挫的程度也更大;最近有社會新鮮人求職面試被淘汰,轉身就跳樓自殺。這樣的死,比鴻毛更輕。「要把
挫折當成常態,讓克服挫折的時間縮短,培養免疫力。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沒有遭遇過挫折,就學不會怎麼處理。許多父母努力為孩子鋪設坦途,從小為孩子挑
最貴、最好的學校,選最好的老師,並設法讓孩子得一些獎,進好大學;但出了社會,很多事是家長沒辦法操控的,孩子終究面對空前的挫折感。王浩威奉勸父母,
愛孩子就讓他多磨練,比如,「上大學的兒子要騎機車上課,父母就別用危險的理由不准」。

過度的讚美,自我不真實

        有
一派教養論建議父母要常稱讚孩子,但陳皎眉發現,「家長應用得太過頭,變成過度誇獎」,長久下來,孩子認識的是「不真實的自我」,只要表現不佳,挫折感和
情緒起伏就很大。「對孩子的讚賞,適度就好了」,陳皎眉說,父母讓孩子接納「有長處,也有缺點」的自我,才能面對真實世界。王浩威觀察,媒體也影響部分年
輕人的挫折忍受力。像「超級星光大道」等選秀節目,常見的賣點就是參賽者因失常而痛哭,努力打拚後終於敗部復活;製作單位塑造「挫折之後就是成功」的假
象,歌頌成功,也用挫折來催淚,簡化了挫折的衝擊。

與失敗共存,成長維他命

        有
時,人就是得學著與失敗共存;結局不見得都會如人意。如果不懂得如何與挫折做朋友,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從此一蹶不振。「正面思考是醫治挫折的良藥。」教育
部訓委會主委柯慧貞說,焦慮症、憂鬱症患者面對挫折常難以招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正面思考能力。她建議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習慣,學習解決問題,讓挫折成為孩
子成長的心靈維他命


PS:面對挫折備忘錄

父母要學習「讓孩子為自己負責」。比如:孩子賴床屢勸不聽,父母與其生氣,不如讓孩子面對上學遲到的後果。

讓孩子自己選擇,並承擔責任。選擇打電玩或是做功課,由孩子自己決定,並承擔後果。

重視「過程」而非以「結果」苛責。換個角度,許多不如意也沒那麼嚴重。

別當「怪物家長」,阻礙老師的適度教導。

鼓勵孩子參與課外活動,有機會當志工更好。

多看、多聽名人的失敗與挫折經驗,參考度比成功經驗高。

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的能力,相信任何事情有正面意義。

 


作者:實踐大學心理輔導老師吳健豪

資料來源:整理自聯合晚報

大腸包小腸lobinton+古典玫瑰園–林口晚餐20090708

大腸包小腸lobinton(17:00)–古典玫瑰園(18:30)–回可愛的家 

 

多不協調的調調

快樂極了

 

林口長庚醫院往體育學院方向  文化一路邊的

[@more@]柚子(?是柚子吧,綠色像柚子一樣的果實)樹下的大腸包小腸  路邊攤

生意好得不得了

雖然   蒼蠅滿地飛

木炭黑屑屑(會致癌是吧?)黏香腸

衛生環境一點都不符合我的標準

可是   我竟然沒有轉頭走人  

買了   兩份大腸包小腸  加辣  一份大腸包小腸  不辣  一支香腸

好吃  一份就很飽   香腸超大

老闆是好人   老闆娘也是好人  親切   周到

另一位忙著烤香腸的是兒子嗎?

 

公公稱讚他們包裝周到

橡皮筋綁著  往下拉  就可以把它不沾手又不燙的吃完

還笑我拆掉紙袋

丞丞  第一次吃  竟然好吃好吃的一口接一口  吃了2/3份

小兒子  跟老闆說"我只要香腸"  一支大香腸  津津有味地吃光光

外加幾口糯米 

"飯啦?要不要吃一口"

本來搖頭  一聽到"飯"  就點頭

真的只要"飯"都好ㄝ

香腸覺得很新鮮 還看得到切得立體方方的肉塊

淡淡酒香  酸酸甜甜的小黃瓜   嫩畺   菜ㄅㄛˋ

吃到完也不覺得膩

 

想帶丞去喝玫瑰奶茶很久了

今天終於成行了

桃園的古典玫瑰園好像都收掉了

去了林口的

旁邊就有停車場  方便

一轉出來就是長庚!

"喔 !這麼近,以後找不到停車位可以來這裡,以前不知道都要繞好幾圈" 爸爸說

 

半隻烤雞

加了一碗白飯不用錢

想當然   是給弟弟吃的 

一份蜂蜜鬆餅   一樣的味道  一樣好吃

兩份熱玫瑰奶茶   一樣的味道  好喝

一份冰水果茶   爸爸的最愛   弟弟超愛  

也不知道是愛水果茶的味道  還是愛冰塊

水果茶一下下就喝光光  下次可能要點兩份冰水果茶Wink

哥哥一口冰水果茶   一口熱玫瑰奶茶   享受喔…

 

今天在玫瑰園喝著茶  

突然有悠閒的感覺

突然有"兒子們長大了呢"的感覺Smile

升學資訊:基測滿分的林澤宇靠「預習」找問題


仁愛國中應屆畢業生林澤宇在今年的國中基
測,拿到三百一十二分滿分,他已準備要進建國中學就讀,未來目標是台大電機系。他認為,考試沒有所謂失常,只有觀念沒有釐清,滿分的背後需要花更多的專注
力。今天要帶您走進林澤宇的
書房」一窺他的讀書方法、成長背景,以及父母師長平時的教育。滿分不是一切,可是滿分的秘密,大家都好奇,現在開始解密,
供讀者分享。


[@more@]

        「後天的努力,永遠比資質更重
要。
」剛從國中畢業的林澤宇,今年國中基測拿下三百一十二分的滿分。他從不覺得自己的好成績是出自於天分,他說,「考試沒有失常,只有觀念沒被釐清。」滿
分背後需要花的專注力超乎平常人想像。走進林澤宇的書房兼臥房,四坪大的房間,除了書桌和一張單人床外,其餘空間都用來放書,和天花板相同高度的書櫃,擺
滿了百科全書、科普類書籍、歷史小說、名人傳記等各類套書。令人訝異的是,林澤宇書桌前的椅子居然沒有椅背,「這樣坐,不會不舒服嗎?」林澤宇不好意思地
說,這其實不是故意的,椅背壞了很多年,本來想換新的,但後來認為沒有椅背,更需要坐得正,坐得挺,反而可以訓練讀書的專注力,督促自己不准偷懶,後來也
就一直這樣了。

 



 

整合時間,通勤背書

          
澤宇家在台北縣板橋,父母親都從事美容理髮業,每天上學要花近一個小時的車程,他會趁這一小時,背英文單字,或是念唐詩、古文。他說,「如何將零碎的時間
整合起來善用,也很重要。」林澤宇的父親林金樂解釋,當時覺得台北的競爭力比較夠,剛好在東區也有間房子,因此把戶籍遷過去,原本擔心孩子通勤會很累,沒
想到他很會善用時間。至於滿分秘訣,除了大量閱讀課外讀物,熟悉文字的使用外,林澤宇也表示,無論是哪一科,課前都一定要做到確實預習,先弄清楚課本哪裡
不懂,聽課時才知道重點在哪裡,學習效果才能加倍。此外,念書是為了拿來應用,因此學習應和實際生活體驗結合,印象才會深刻。

準備數學,事先預習

        五
歲就開始學珠心算的林澤宇,六歲那年就通過珠心算九段的檢定考試,他說,也許就是珠心算奠定了他對數字敏感度的基礎。光是明白觀念,不會算也沒用;但只會
算,不懂得公式也是枉然。一字一句
弄懂公式
「課前充分預習,把數學課本當國文讀,務求每一字每一句都了解其意義,上課聽解,只是在印證自己觀念是否有誤。」林澤宇認為,若是課前完全沒碰過該單元的
學生,要求在四十五分鐘的上課時間內,弄懂台上老師在說什麼,並完全吸收,有點強人所難,唯一的辦法,就是先預習,先弄清楚該單元要傳達什麼,上課時聽
解,才有意義。林澤宇表示,弄懂數學公式的原理後,再印證自己理解的正確性,此時就需要靠著做題目大量演算,最後則是把數學課本上的觀念應用到現實生活
中。能把自己所學的應用到生活上,就會覺得數學非常有趣,也很有用。

自然理論,生活應用

       
至於自然科目,林澤宇則認為,先把基礎知識掌握住,再靠著課外補充,想像每一個理論在現實生活中會怎麼樣發生,念書時自然就有趣味性。他表示,遇到不會的
題目,應先自己解題,或是找其他的書來交互查證,這樣的知識才會是自己的,真的想不出來,才去問老師。

閱讀習慣,培養語感

       
靠著從小大量閱讀課外書,像是文白夾雜的西遊記、三國演義,又或是世界文學名著、散文集等等,讓林澤宇培養不錯的語感,他說小學課業壓力沒那麼大,一有時
間就猛看書,任何有興趣的書都拿來看,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對於書中人物的刻畫、情節描述和文字運用等,都烙印在他心中。

學習英文,多聽多看

        至於英文科,林澤宇靠著小時候何嘉仁出的一套英文字母的錄音帶,裡頭又說又唱的熱鬧情節,讓他對英文感興趣,主動接觸英文、如聽ICRT、上英文網站,外文小說等。林澤宇表示,學好英文沒有捷徑,最好要及早扎根。

學習歷史,像看故事

        林
澤宇喜歡閱讀歷史小說、中國古典文學,他說,國中歷史課本都編得太簡單,「赤壁之戰」這樣有名的代表性戰役,課本卻往往一句話就帶過,他覺得學歷史,就像
是看故事,「以時代為經,事件為緯」學習。林澤宇說,地理與公民的學習方法和歷史差不多,但地理要注意空間概念,建議可以買些圖表,對照課文來念,另外他
還喜歡看旅遊生活頻道。

讀懂觀念,貪多難嚼

       
林澤宇說,社會科不是重點劃線,看過去就能念好,是要一個單元、一個時代複習。有些人讀書會訂時間,如一個科目念一個小時,林澤宇卻完全不管時間問題。他
說,把觀念弄懂較重要,時間反而是其次,他主張「貪多嚼不爛」,一次先念好一科再說。


資料來源:整理自聯合報

教學資源:國語日報社特殊教育版98年7-9月刊登計畫表

國語日報社特殊教育版98年7-9月刊登計畫表,請參閱。


[@more@]

 

此刊登計畫表內容如下:

7月05日-學前特殊教育家有特殊兒–聽損兒童的早期介入

7月12日-融合教育家有特殊兒–談情緒障礙生融合教育(自閉兒的入學

                                                                                                
準備)

7月19日-從多元到融合(2之1)–從良好互動看特教資源班

7月26日-從多元到融合(2之2)–融合教育教學分享

8月02日-特教支援輔導–尿毒症學生的支援與輔導

8月09日-親師溝通–特殊生需要的不只是包容(2之1)

8月16日-親師溝通–特殊生需要的不只是包容(2之2)

8月23日-入學準備–為孩子做好入學準備

8月30日-無聲的力量(5之1)–無聲的力量–聽障奧運會

9月06日-無聲的力量(5之2)–無聲的力量–聽障奧運國手點將錄

9月13日-無聲的力量(5之3)–無聲的力量–聽障奧運融入課程設計

9月20日-無聲的力量(5之4)–無聲的力量–從聽障奧運談聽障生的體育

                                                                           
課程設計

9月27日-無聲的力量(5之5)–無聲的力量–聽障奧運會


PS:特殊生性別平等教育每月刊登內容可自行上國語日報社網站查閱。

(網址: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

親子教育:漫畫家朱德庸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兒子「玩」

漫畫家朱德庸年輕時對學校一點好感也沒有,曾被學校記大過,連上補習班也跟班主任打架被轟出去。曾是「問題少年」的朱德庸,卻教出一個讀建中的兒子,今年夏天兒子朱重威還當上台大新鮮人。讓我們來看看朱爸爸怎麼教出一路上建中到就讀台大的兒子。


[@more@]

朱德庸:睡過頭,要兒子請假不要上學算了

        朱
德庸自己小時候不愛上學,兒子上小學了,他也覺得不一定每天都要上學,「高興上就上,學不到東西就不要上」。有次他睡過頭了,兒子穿好制服、背好書包等著
爸爸送他去上學。朱德庸睡眼惺忪地說:「兒子,今天請假不要上學算了。」朱重威哭著說:「爸爸,我要上學啦!」上國中時,朱重威一開始讀公立學校,上了一
學期,有一天他放學回家跟爸媽說:「學校不是念書就是考試,學不到東西,我希望學更多的生物和數學。」於是朱德庸把兒子轉到一所私立中學。朱德庸和妻子馮
曼倫從來不逼孩子讀書,成天帶著孩子到處玩,「要拚,你自己拚!」

        朱德庸認為,父母不該幫孩子做決定;當孩子自己認定的時候,就會努力去做

朱德庸:兒子上建中,祖墳冒青煙了!

       
朱重威上課時常斜倚著牆單手拿書,看教科書就像看小說般一派輕鬆,在老師眼中,他是個「很混、很散、很不進入狀況的小孩」。朱德庸也覺得,兒子了不起就考
上松山高中,沒想到他第一次基測考275
分,朱德庸和馮曼倫覺得兒子已經很棒了,還帶他去成功高中、師大附中校園逛逛;但朱重威覺得自己拿手的國文科考砸了,決定考二次基測,分數衝到283分,
考上第一志願建中,朱德庸難以置信地說:「祖墳冒青煙了!」建中一年有600多個學生考上台大,兒子考上建中,朱德庸很開心,覺得把孩子交給建中就可高枕
無憂,事後才發現自己真是個「蠢爸爸」。原來,其他建中家長每天陪公子讀書,朱德庸則是放任兒子「遊手好閒」。朱重威高一、高二很瘋社團,全盛時期一口氣
參加七個社團:美術社、民謠吉他社、幽默文化社、生物研究社、桌球社、紅樓詩社、劍道社,每天早出晚歸,功課完全荒廢。

朱德庸:讀書若變像打嗎啡 就太可怕了

        「哪
有建中父母像你們這樣!?」朱德庸聽了並不以為意,他說,如果上高中第一天就像要考學測,讀書變成像打嗎啡,太可怕了!反倒是朱重威高二暑假時,開始覺得
不對勁,同學們都去補習拚大學,他自己再怎麼努力K書,成績永遠落後一大截,弄得他那陣子很自卑。朱德庸夫妻這才開始擔心,「是否害了兒子」?還好朱重威
自己想清楚了,下定決心要拚學測。考完學測準備推甄資料,擬定讀書計畫又一改再改,累到發脾氣、砸東西,發洩完了跳到床上蒙頭睡一覺醒來,繼續寫讀書計
畫。朱德庸默默看在眼裡,「兒子能保持這股毅力、專注,以後就沒問題了」。

        身為人父,朱德庸說:「孩子,我以你為傲,這是你自己的選擇。

朱德庸:朱家從不栽培孩子

        別
的爸媽拚命教孩子讀書;朱重威的爸媽,則忙著帶兒子閱讀大自然,「我的爸媽很不一樣,都鼓勵我玩」。朱德庸的信念是,「只要有興趣,孩子自己就會去努
力」。從玩當中,朱重威玩出專注力,玩出對環境的關懷。朱重威童年常蹲在院子裡,觀察螞蟻、小昆蟲,很愛看「動物奇觀」;建中三年,他玩了七個社團,即使
到高三,仍在玩劍道社,每天都要花時間練劍,家中客廳常成為他的劍道場。
為何獨鍾劍道社?朱重威說,一開始覺得「很帥」,後來是迷上練劍時集中注意力的感覺。朱德庸則認為,劍道有助於兒子的專注力,讓他玩的時候專注,讀書的時
候也很專注。馮曼倫說,她從不「栽培」孩子,唯一培養的是「晚上九點一定要上床睡覺」。朱重威讀建中三年,最晚十點一定上床。雖然鼓勵兒子玩,但朱德庸和
馮曼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從不缺席。朱重威從小一到高三,學校每次開家長日,夫妻倆都會出席,「父母要知道學校在想什麼,才能跟孩子交談」。朱德庸父子在
餐桌上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吵架也是溝通的方式之一。

        朱德庸與馮曼倫不希望兒子做「訓練有素的學生」,「讀書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走自己想要走的路」

 


 

朱德庸:人要有元氣 就要玩

        「
子,你不要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讓朱德庸深惡痛絕;在朱家,玩,才是最要緊的事
。朱德庸說,他和妻子很想把教改者「排一排,槍斃」,「整學生不夠,還
要連父母一起整!」在他眼裡,台灣很多天才都是「做出來」的,都是從小提早學習的「成果」,反應的是社會的病態,形成一種恐嚇:「不會念書,就完了!」他
覺得,逼著所有孩子去念書,就跟逼著所有人去炒股票一樣沒道理。朱德庸與其說扮演「父親」角色,不如說是兒子的「玩伴」。一家人到陽明山採植物標本,到墾
丁騎馬,到國外旅行,「人要有元氣,就要玩!」朱家人常不顧一切的玩。有一次在家吃午飯,聽到電視新聞報導,陽明山下雪了,一家三口飯碗一丟就衝上山去看
雪。「飯,可以回來再吃;雪,不去看就融了」。朱德庸很不喜歡教小孩。兒子喜歡畫畫,偏偏他不肯教,放任兒子自由塗鴉,因為「我不想影響兒子」。朱重威也
很傲骨,走自己的畫風。「我不想因為爸爸的關係才會畫畫,是我自己辦到的」。朱重威小時候數學很爛,只會一加一等於二,小三時乘法、除法都搞不懂。儘管媽
媽馮曼倫從小讀書都考第一名,她也不會親自下海去當兒子的數學老師,而是買一些有趣的書給兒子看。朱重威看了《數學小精靈》幾本科普課外書,從此迷上了數
學,老師還封他是班上的「數學盟主」,讓他對數學更有信心。小時候經常拿著放大鏡在大自然裡觀察植物、動物,再看了媽媽買的威爾森的《生物多樣性》,讓朱
重威迷上了生物。

        朱德庸說,「教養小孩是很心虛的事,永遠不知道自己對或錯」,他深信「父母永遠是上一代,小孩面對的是未來」,父母不該幫孩子做決定,要把決定權留給孩子


資料來源:整理自聯合晚報

 

97-1 提袋設計G9

關於這件作業… 

最令老師感到欣慰的是 幾位平時不交作業的同學 竟然也做得有模有樣 做到下課還不肯休息….

當然 除了完成作業的決心 頗具個人特色或極富創意的作品 也令老師不禁滿足的笑了…呵 ..呵呵  (唉 老師還真是容易討好啊)

回到主題

這件作業的主題是提袋設計

在看過powerpoint簡介及前人作品之後

進入製作階段

紙袋的造型有基本要求  袋上裝飾的創意與媒材則不限

很欣慰的是 部分學生作品已顯現出設計概念與執行技巧

熱愛starbucks 的姜小妹 這次玩文字遊戲 概念表達很成功

推薦電影  這兒是香格里拉  出現STARBOOKS也有類似的創意

  [@more@]

雅筑是洋基迷  目前為止 每一件作品都以洋基為主題

 

      有人則狂愛台啤          

                           達欣虎也有支持者

是誰在跟我講電話? 很有趣的半立體提袋  顯示作者的幽默

喔 喔~令人小害羞的主題

猜猜看接下來發生什麼事?

變成ㄚ飄啦

                              芝穎的提袋  聖誕節會很應景

                                  有趣的idea  想越獄?

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品

維持作者一貫不按理出牌的調調

一向關注政治議題的青昱 提袋上玩起拼貼

         絲琪的鱷魚密語

做作業懂得尋找突破的ㄚ瓊

  這次玩噴漆  華麗街頭塗鴉風   

        龐克風?香君的作品  展現帥氣  看得出對漫畫的熱愛

 耶?請問你袋子裡裝的是??….

不曾交作業的范同學 這次很認真

他說要做一個裝菸的提袋送爸爸

書靖急著跟老師要打完分數的作業

因為要送給姐姐裝生日禮物

丁姊的這件作業頗費心思

借用電影裡的打油詩

表達對邱大俠  單純又真誠的敬意

                              哈哈 ~ 有容的怪獸袋~不可怕 很可愛

                             慧萍的小丑看起來很憂鬱(顏色?)

                       住在拉鏈裡面的女孩?很有趣的表現    

 (不過….女孩的頭….是紙張不夠還是怎樣??是同一個人  還是兩個人面對面?)

                                          欣瑜的愛心樹

                                   (你….是為燈泡哀悼嗎?)

 海綿筋肉人……海綿筋肉人……海綿筋肉人

                                 韻婷的袋子  清爽簡約的優雅氣質

子翔同學  大舉入侵城市與鄉村的小小人   融合繪畫與拼貼  很用心

 

                         會讓人願意花錢買的可愛風格提袋

                         不論出太陽或下雨天 這個袋子都讓人有好心情

只使用鉛筆跟立可白就完成哩  算妳厲害

                       熱愛運動的小朋友們又出現囉   運動用品經銷商真該瞧瞧

                       投稿上過桃園青年的ㄚ蔣  3年來對漫畫的熱誠始終不變

作品實在太多 老師累了 就先寫到這啦

(這樣也拖  拖到你們都畢業了才寫完 ……..真不好意思……下次改進…..)

 

 

親子教育:六大行動,孩子暑假不迷「網」


 

 

 

 

 

 

 

 

 

 

孩子會模仿父母所做的,而非父母所說的。如果父母能夠關掉電視,帶著孩子一起到戶外玩耍,孩子也將更樂於離開電視、電腦出去活動


[@more@]

        不只是在強調課業競爭的亞洲,事實上,全球的孩子都面臨了沒得玩、不會玩的危機。

1、首先是玩的時間變少了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大衛.艾肯指出,美國兒童過去二十年,每週少了12小時的自由時間,其中包括八小時無組織的遊戲和戶外活動。學校裡的課程也愈來愈強調數學、語文等學習項目,玩耍的時間與相關課程被壓縮,甚至連下課時間都被犧牲了。

2、玩的空間也變少了

        都
市化加上犯罪率提高,父母不敢讓孩子在外面玩,兒童在家外面探索遊蕩的機會變少了。香港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王見好形容,香港的孩子愈住愈高,幾乎很少
下來地面上玩。鄰里間愈不認識,就愈不敢讓孩子到街上玩。電視、電腦出現之後,兒童休閒形態也大為改變,到戶外活動的機會大為減少,坐在家裡看電視、打電
動的時間變多,兒童肥胖的比率也增加。根據英國心臟基金會(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報告:英國三分之一,七歲以下的孩童,運動量未達最低標準量,到了15歲,三分之二的女生變成不愛動的一群。

       
沒時間玩、沒空間玩、加上獨子化現象沒玩伴玩,使得這一代的孩子漸漸失去玩的能力,進而在各方面的能力上也出現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從亞洲到歐美各國,有愈
來愈多團體近年來積極投入推廣兒童遊戲權運動的原因。

 


六大行動喚醒玩的能力

       
創造兒童玩的文化,並非自然就能發生。玩樂需要時間、需要空間,也需要軟硬體各種資源的投入,才能創造豐富多元的玩樂空間。愈來愈多國家體認到,創造好的
遊樂環境,就意味著為孩童創造好的學習環境。

        綜合各國行動,可以發現,要找回孩子玩的能力,整個社會需要積極採取以下六個行動:

1、讓孩子多到戶外遊玩(go out
doors)

        戶
外活動不但有益兒童身體健康,研究發現多運動功課好,坐太久壞處多。戶外活動的價值在於提供孩子多元豐富的刺激、給孩子體能運動、挑戰冒險的機會。大自然
的一草一木,更是刺激孩子創意與想像力最佳的素材。每個週末都帶著學生戶外體驗的鍾達誠老師也認為,到戶外玩是充電,在家是耗電(看電視、打電腦),跟著
孩子走到戶外也是幫父母充電

2、多讓孩子參與團隊遊戲(team
play)

        臨床心理師楊文麗指出,現在的孩子缺乏建立友誼的時間與空間﹐孤立無援的孩子﹐長大也會成為沒有社交能力的大人。讓孩子多參與團隊遊戲,透過玩,有機會讓他們體驗合作、體驗贏的機會,可以每個人都是贏家,也可以讓孩子互相學習

3、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機會(free
play)

自由玩耍,指的是讓孩子不為任何目、自由自在的去玩,大人盡量不要參與或干預,只需適度回應。根據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Mental Health Foundation)的研究發現,自由玩耍讓孩子有機會冒險、思考如何做決定,並因此加強自信心。自由玩耍對激發創意更有幫助,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自由玩耍更為重要

4、給孩子適度冒險的機會(adventure)

        英
國遊樂資訊服務機構指出,孩子的確需要安全的遊樂環境,但是如果父母太過保護,禁止孩子嘗試冒險,孩子將失去許多寶貴的學習機會。太過安全的有時會讓孩子
覺得無聊,好玩的元素之一包含了挑戰與不確定性。太安全,就會很無聊。香港智樂兒童玩樂協會曾舉辦歷險遊樂日,讓六、七歲的小朋友鋸木、揮錘、自己打造一
座小木屋。歷險並非故意去冒險,而是小朋友透過各類活動挑戰自己能力。台北秀山實驗國小籌備校長邱武科認為,國中生尤其需要冒險體驗,「因為青少年是很不
喜歡聽說教。透過體驗學習、遊戲、冒險教育,國中生可以抒發精力,不用說教,而能經過反思、分享獲得成長。」

5、創造更多從遊戲中學習的機會(Learning
from playing)

        台北教育大學玩具&遊戲設計研究所教授張世宗認為,現在的教育其實都是教師主導,以言教為主,學生都較為被動,只能接收視聽訊息,其實學習的方法很多,包括:座中學(passive learning)、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玩中學(learning while playing),境中學(learning
within an environment)。而後三者才屬於主動學習,能讓孩子接受多感資訊。現在的老師需要運用更多元的教學方式,將孩子引導入主動學習的情境

6、親子共玩(having fun
together)

        大
衛.艾肯提醒父母,孩子會模仿父母所做的,而非父母所說的。如果父母能夠關掉電視,帶著孩子一起到戶外玩耍,孩子也將更樂於離開電視、電腦出去活動。智樂
總幹事王見好也指出,一般家長跟孩子的關係都很緊張,家長每次都問孩子功課做好了沒有。可是在遊戲中,家長放下自己,和孩子一起分享一個開心的時段,情感
的維繫就不同了。因為親子間有了一個共同的經驗可以連結,建立了愉快互動的關係,對孩子的情緒也很有正面的作用。若是家長跟孩子玩得更多,親子的關係也會
比較好


作者:許芳菊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